引文

彩繪瓷茶具,明代中期以後,已經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茶具趨于精致,制作工匠對彩繪料性能的掌握達到了新水平明、清的彩繪瓷茶具,每個曆史時期都有不同特色。例如,明代前期,飲茶習俗有著轉型與過渡的特點,因而,茶具的形制以及彩繪風格仍然保留著宋、元時代的余風。從遺留下的文物上看爲散茶沖泡法配套的器具品種還沒有定型。器具上的圖案裝飾方法,仍延續著元代的用小筆平塗濃豔色彩的技藝,畫風單純樸素,不能充分反映明代文化藝術的時代特色。而明代中期以後,茶具的形制、制作工藝有了較大的變化,散茶飲用時相配套的茶具品種已定型。彩繪瓷茶具上的裝飾紋樣與畫風,由元代和明初的繁缛,開始走向疏簡。

茶具,作爲一種物質和精神文化的消費品,每個時期都受到上層社會統治階層與文人的審美意識的影響。例如,明代嘉靖(在位45年,1522-1566年)和萬曆(在位48年,1573-1620年)兩個皇帝都好黃老之道,這時期瓷茶具上的圖案、紋飾相應地反映出道教色彩,八寶、八卦、雲鶴、八仙、老子講經等裝飾圖案與紋飾較多。不同時期的茶具特征各不相同,卻都能反映極爲鮮明的時代特征。故茶具上的彩繪紋飾可以使今天的人深刻了解不同時代的文化和不同時期人們的社會生活的特性。明、清彩繪瓷茶具上的紋飾題材、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實用與美觀相結合。

彩繪瓷紋飾的內容與藝術表現形式

明清時期彩繪瓷茶具上的圖紋包羅萬象,吉祥的寓意深刻,折射出社會文化景象,蘊含歌頌的寓意是極一致的。瓷茶具紋飾方面的題材與內容很寬泛,僅曆史人物題材就占有很大比例,還有嬰戲人物、神話人物、文學作品人物、西洋人物等,帶有時代的鮮明烙印。並常用諧音、象征、隱喻等藝術處理手法來寓意吉祥,反映出人們美好的願望,反映出明清時期的社會生活與習俗。

其次,畫有自然山水景色的茶具,大部分畫的是小品山水,清新淡遠,耐人尋味,往往簡單幾筆,用筆雄肆。茶具上動物方面的題材,有各種珍禽異獸,如獅子、海馬、麒麟、龍、鳳、鹿、鶴等,還有鵝、雁、鳥雀、魚蟲、蜂、蝶等。凡是美好的花果,都可以用來裝飾瓷茶具。如牡丹、蓮花、菊花、梅花、歲寒三友(松、竹、梅)、靈芝、各種瓜果和藻類等。

彩繪瓷茶具上的裝飾,常以圖案畫描繪,圖案方面的題材非常豐富。如八寶(輪、螺、傘、扇、花、罐、金魚、盤長)、如意雲、江水葉芽、火焰、寶珠、貢套、方勝、水波紋等,還有道救文化色彩的也應用得很普遍。邊飾圖案有蕉葉紋的仰葉、垂葉,蓮花紋的仰蓮、複蓮,還有卷線紋、雷紋等,都很常見。各種纏枝花圖案,更是極爲普遍使用的題材。還使用文字作爲圖案裝飾除了用漢字寫正、草、隸、篆的吉祥文句,還有使用單字福、壽、喜及使用蒙、藏、回族等少數民族文字。這些各式的裝飾圖案,有時結合起來使用變化會很多。茶碗、蓋、杯之類用具,往往是外壁繪畫,內壁露瓷器的胎質釉色,或內壁底足部裝飾,以豐富品茶的內涵。

這些瓷畫在人物方面,最能表現彩繪瓷繪畫風格,線條熟練,人物都很有個性,能夠刻畫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畫中人物的姿態變化豐富,生動有趣。線條用筆疏簡。在動物描繪方面,都畫出了各種動物的不同特點。簡練有力的線條,非常流暢。花鳥畫是大量應用來裝飾茶具的題材,都畫得很有情趣、描寫得十分入神,構圖輕快,給人一種清新爽朗和活潑愉快的感覺。

圖案裝飾方面,瓷器上文字圖案的應用相當普遍。但是,文字的字意早已改變,文字服從裝飾要求,變得圖案化了,以文字來作爲圖案主題。例如,“壽”字圖案。茶具上的文字,多半寫在器物底部,也有寫在器具的外壁上,多見是吉祥語句。例如,長春佳器、富貴佳器、上品佳器、天祿佳器、台閣佳器、玉堂佳器、玉堂美器、清風明月、長命百歲,長命富貴、狀元及第等。也有寫玩、玉、福、壽、喜、雅、正等單字的。

明清時期景德鎮瓷業興旺發達,民窯作坊生産的茶具,常寫上堂號。有點像今天的生産廠家講究商業品牌時,把産品印上商標的特點。例如,博古齋、百香齋、芝蘭齋等。此外,還有根據畫面題寫詩詞或題名的。有些茶具上的文字,寫得草率,很難辯認清楚,不知所寫何雲。茶具上的文字,反映了社會習俗情況。官窯燒造的瓷茶具,往往落款字迹極爲工整,宛如器物底部的燒造年代款一樣認真,例如,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這種記載瓷茶具燒造年代的款識,清代的民窯也常模仿,但字體寫得草率。

瓷茶具在裝飾圖案上,纏枝花是常見的一種,有菊花、月季、牽牛、百合、牡丹、番蓮、葡萄、竹葉、靈芝、葫蘆、石榴等各種樣式。茶具上通常用二方連續的纏枝,圖案的花式很美。在宋代瓷器上就有以劃、刻、印等工藝手法大量描繪纏枝花圖案的。明清時期瓷茶具上的纏枝圖案變化很豐富。這種圖案不僅在瓷茶具裝飾上存在,其他如絲織物,雕漆器皿或家具,以及建築彩繪和雕刻上,花式也相通。明清時期的圖案,講究圖式的寓意與象征,纏枝花的演變發展也逐漸體現“圖必有意”,例如,畫上靈芝和竹子的纏枝紋,由于“竹”字諧音字是“祝”,內容就隱喻“仙芝祝壽”。青花雲蝠紋提梁壺,“蝠”字的諧音字是“福”體現對幸福的追求是人們的美好願望。

瓷茶具上的圖畫主題內容反映了明清社會的倫理、思想、心理與民俗。圖畫來自生活,反映出人們的美好願望。畫法技藝高超,畫風表現了時代精神。無論是青花瓷,還是五彩、鬥彩、紅綠彩、粉彩瓷,主題內容和畫法都是相通的。在畫風上充分發揮了我國自宋、元以來的紙上繪畫表現形式,工筆、兼工寫意等繪畫藝術表現手法在彩繪瓷制作上被很好繼承,並利用彩繪瓷工藝制作的技法,在茶具上表現得意態酒然,奇趣橫生。

在藝術表現上,景德鎮爲主産地的彩繪瓷茶具,以繪畫作爲裝飾,瓷畫具有紙上繪畫的效果,具有純圖案性的往往是勾線平塗色塊或洗染出虛實關系,還有把繪畫技巧滲進圖案來裝飾的風格。器具上的彩繪畫面,不同于紙面。器皿有著體積感,有著空間的延伸性,這樣,使視覺也就發生了改變,能使觀者多視點地觀看瓷繪圖飾。彩繪瓷畫意生動,胎質細膩,名噪一時。從本書的一幅幅圖片中大概已能體會到彩繪瓷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和中國古代繪畫的畫風相通的。中國的彩繪瓷茶具,創始于唐、宋,經元代和明初的發展,彩繪制作技術日趨成熟、精美,至明代中期已完全掌握了彩繪質料的各種性能。景德鎮燒制的彩繪瓷茶具造型單純穩重,繪畫自由豪放,色料沈穩,形制簡樸,有宋代以後文人繪畫的審美余風。明清時期彩繪瓷茶具能達到這樣水平,大致是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與當時的紙面上的繪畫發展分不開。中國古代的繪畫流派,在宋代就已經産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馬遠、夏珪梁楷等一種簡練、疏落的畫法。這種畫風經元代的發展,到明代,沈周、林良、吳偉、戴進、徐渭等畫家加以發展,傳到明末清初的朱耷(八大山人)、道濟(石濤)等人,已達到文人戲筆的高峰。文人的繪畫,注重描寫物象的精神特點,而不注意刻畫物象的外貌和細節。在技法上,也由院體畫的工細繁麗變爲豪放、疏簡。明清時期瓷茶具上的繪畫,在題材、內容、畫法上和明、清的畫派有著相似之處。特別是民窯燒造的瓷茶具,它是普及性的商品,需要滿足廣大社會中民衆審美共識的需要,更能顯示這種特點。

彩繪瓷茶具和繪畫藝術在題材內容、畫法畫風上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其間的關系究竟怎樣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在古陶瓷文獻《陶雅》中講到明代的彩繪瓷“嘉靖款字似嚴分宜(嚴嵩),萬曆樹葉似沈石田(沈周),皆一時風尚使然”。這種說法很有道理。

其次,是彩繪瓷藝人結合生産實踐和生産情況,制作瓷茶具分工的細致。據陶瓷文獻記載,一件彩繪瓷的燒成,從采石練泥到出窯,中間要經過72道工序。僅在瓷器繪畫上,連畫圖和染色,都有專人擔任。這種生産的組織和管理情況,無疑地會使瓷繪茶具的制作,走向分工專業的途徑,促使繪畫技術的提高。朱琰的《陶說》引清代唐英的《陶冶圖說》的內容說:“故畫者學畫不學染,染者學染不學畫,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至如邊線青箍,出旋坯之手,诘銘書記,歸落款之工”直到今天,景德鎮的窯廠仍有著詳細專業分工。揉泥、拉坯、修坯等工序有專人負責。勾線有描線工,填色有填色工,寫字有寫字工。配釉有專人擔任,施釉也是專人,甚至連搬運泥坯都是專人負責。燒窯、出窯更是專人負責了。市場的需求使瓷茶具大量生産。大量生産的要求,促成專項分工程序確立,促進了瓷茶具繪畫技巧的熟練。

彩繪瓷圖式的象征和寓意

對于古代任何一種實用與美觀結合的彩繪瓷茶具,欣賞時都要聯系不同時代的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審美習慣。明、清彩繪瓷茶具上的圖飾視覺形式,要辨認欣賞對象是什麽,畫了什麽,這對于任何一個欣賞者都不會有太大的語言障礙。然而對圖飾視覺藝術形式的欣賞,不僅要辨認被欣賞的對象是什麽,畫了什麽,而且還要考慮在特定的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環境中,人們描繪圖飾有何種心理和情意需求以及圖飾象征和寓意的精神文化內涵時,現代人就不能說是十分熟悉了。原因是歲月的流逝已使當代社會的生産制作方式和人們的精神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使得我們審美欣賞習慣和對文化藝術的判斷標准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現代人對民俗美術品的欣賞缺乏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

明清時期彩繪瓷茶具上的紋飾,作爲審美對象都具有獨特的象征體系。象征,廣義而言,是指人類的精神活動方式和創作行爲方式。人類的精神諸形式包括語言、宗教、哲學、藝術、曆史傳說和種話等。茶具上圖像的描繪與表達,可說是有著完整、透徹的象征性和寓意性精神文化語言體系。祈祝是圖飾文化的主體內容,圖必有意、意必吉祥,趨吉避凶的形象變成了文化的積澱,以滿足人們的心理和情意需要。文化通常指一定人群的生活方式,是一個複合性的整體,它包括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行爲、習慣的全部。茶具,是茶文化的主要載體。彩繪瓷茶具上的圖飾,有著審美語言的體系,映照出文化與美學的本質。這一審美語言體系,是中國人祖輩相承的一代代血脈中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所促成的複合整體。“民俗”是文化的主體,祈福禳災等是文化心理、情緒意趣的主導動機和精神歸宿。明清時期的實用和美觀相結合的茶具,是文化性的藝術品,生活實用器物上的裝飾都是爲了審美服務的。人們的審美觀與其生活實用功能相結合,或是對物質的實用功能有依附關系,而界線分明或背道而馳的情況似乎極少出現過。

茶具上的紋飾象征與寓意的表現常以人物、動物、植物作爲題材。例如,“福”、“祿”、“壽”三星,是民俗文化中的象征人物。他們三個人的形象圖式起源于宋元時期的道教。明、清彩繪瓷茶具上常出現,顯示出其在人們文化心理上的穩固。壽星,一個比例驚人的突兀的長額和須眉,手執颀長過頭頂、虬曲的龍頭拐杖,是人們心目中的長壽之相,長壽是人們心目中“長生不老”觀念。福星的崇拜源于宋代北方傳說中的玄武(真武),以後各地雖有差別,但都以“天官”爲福神,他的圖式形象往往平淡,是一般文官的模樣。祿星,雖也是文官形象,但往往是身邊有仙鹿爲伴,“鹿”的諧音字是“祿”。“福”“祿”“壽”三星的紋飾本身,就飽含著人們的心理寄托和祈盼。

序號小知識來源
1明代和清代瓷器上常見的裝飾圖案包括龍、鳳、花卉和各種吉祥符號,這些圖案象征著權力、繁榮和長壽。British Museum
2五爪龍是皇帝的象征,常用于皇室瓷器,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Khan Academy
3瓷器上的蝴蝶圖案常常寓意長壽和幸福,尤其是在清代瓷器上。Khan Academy
4松、竹、梅被稱爲“歲寒三友”,象征堅韌、正直和友誼,這些圖案在明清瓷器上非常普遍。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5明代的青花瓷使用沽藍色繪制,圖案包括花卉、魚和鳥類,象征吉祥和繁榮。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6明代晚期的瓷器開始采用伊斯蘭藝術影響的花卉圖案,反映出東西方文化交流。British Museum
7清代瓷器上的福、祿、壽圖案常用于表達對幸福、財富和長壽的祝願。Smarthistory
8Doucai技術在清代達到頂峰,瓷器上的五彩圖案如龍和佛教吉祥符號,象征皇權和宗教信仰。Khan Academy
9明清瓷器上的耶稣教符號如十字架和聖母像,反映了中西方宗教藝術的融合。MDPI
10在瓷器底部添加皇帝年號和藝術家簽名的習慣始于明代,這種做法增加了瓷器的價值和曆史意義。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明、清彩繪瓷茶具,根本上就是一種“象征與寓意”的文化,這種象征、寓意不僅在瓷畫上得到盡情的發揮,其他藝術門類中也同樣占有顯而易見的主要地位。例如,宋元時期以後的文人畫家,樂此不疲地畫松、畫梅、畫竹,發展到明清時期始終都沒有停下來過。根深蒂固于借物抒情,借物寓情,借物暗示,間接而含蓄,溫柔而敦厚地采用象征的手法。

瓷茶具彩繪紋飾上也同樣匠心獨具,例如,清代康熙、雍正時期燒制的松、竹、梅“三友”茶壺。“三友”的紋飾有著浩然正氣,說出了象征和富意的文化內涵:松是四季常青而壽比南山,竹是經年不凋而高風亮節,梅是耐寒開花而香自苦寒來。

蓮紋飾,在彩繪瓷茶具中使用得較多,品種多樣,刻畫方法各異。主題內容有:蓮(連)生貴子、魚戲蓮、蓮池鴛鴦、鹭鸶探蓮等。這些主題,使人一目了然就可知曉是古人對情愛的描繪,與生殖崇拜相關聯。文化的象征和寓意,單純而簡潔,采用隱喻方式表達了人們對情愛纏綿的祈願,對于“性”的巨大潛意識流令今天的人們震駭。彩繪瓷茶具上的紋飾,蓮花常伴隨著鴛鴦、鹭莺等共渡愛河的鳥兒,隱語含義是一路榮華、夫妻恩愛。用象征和隱喻等藝術處理手法來富意吉祥,反映出人們美好的願望。清代茶具上的荷花畫面常繪成一株株並蒂蓮的形狀,用此比喻夫妻和睦,並蒂同心。

以植物“花”爲彩繪瓷茶具主題的,還有桃、牡丹、石榴等:桃,除了“桃壽”的三星高照、福壽雙全、富貴長壽、八仙祝壽等一系列以“壽”爲主題的圖飾內容作爲一種美好的象征呈現外,也包含和蘊藏著無限情趣。詩經》裏就有“桃之天天,灼灼其華(花),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段話把桃和佳人、性愛、婚姻美滿聯系起來。直到今天,漢語中“人面桃花”“桃花運”等話語仍隱喻著非常深邃的文化風情。彩繪瓷茶具上若桃枝上站鳥,僅能使人向生殖性愛上追溯其意。因爲俚語中的鳥,隱喻著“男性”。牡丹,也是明、清彩繪瓷中主要題材之一。漢民族對牡丹的審美興趣始于唐代。碩大豐潤的花型、豐富的色澤和濃郁的幽香,使得牡丹成爲“富貴平安”的象征。牡丹在仲春之際盛開,爲大好春光增添了色彩。明清時期許多文人對牡丹的“天姿國色”不斷加以詠贊。彩繪瓷茶具上的牡丹紋常與鳳紋同時出現,或以纏枝花圖案的方式出現,也有並株成束的牡丹。石榴紋飾和蓮飾意蘊相通,是世俗價值的“生殖繁衍”的象征物,石榴多子的象征非常直觀、簡潔、明朗,催人聯想其深層的文化屬性。

彩繪瓷茶具上的動物紋飾常出現,其意總離不開吉祥祈福的內容,反映了人們對美好觀念的共識。魚紋,在陶器上出現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彩陶“人面含魚”。明清時期彩瓷茶具上出現魚紋常有“年年有余”祝福的含義,圖樣往往是象征豐收。魚,既是一種食物,又是一種常見的裝飾物,若是魚和蓮同時出現“魚穿蓮”“魚鑽蓮”“魚鬧蓮”等主題,就有著對子孫“瓜跌綿綿、長久不絕的祝福”,也體現了生殖內涵。蝴蝶,在中國的藝術領域中,被當成形式美的典型載體。在古文學裏,蝴蝶是“夢”的代稱。《莊子》中就有“昔昔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唐代李商隱在詩中寫道:“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蝴蝶紋飾常能喚起人們對詩意的幻想,給人以愉悅之感。

瓷茶具上鶴、鹿、蝙蝠等動物飾紋,都傳達出人們美好的理想。鶴,是高貴的仆從象征,道教文化圖飾中常有八仙、老子講經等題材,運用鶴較爲廣泛。鹿,與“祿”是諧音字,彩繪瓷茶具上還常伴隨著蝙蝠同時出現,“蝠”的諧音字是“福”,是人們祈望幸福的奇異對應物,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龍、鳳、麒麟等動物,中國古代人臆造出的圖像。在明、清彩繪瓷茶具中是永恒的裝飾紋樣。龍,是虛構的圖騰,主宰、代表天地意志,壯麗、崇高,無所不在,無所不能。龍的圖式形象固定在宋代,宋人羅願的《爾雅翼》卷二十八中的龍:“角似鹿,頭以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中國古代帝王們都把政治權集于一身,自稱“真龍天子”,因爲龍能飛升九天之上,它上牽天象,動應四時。曆史上,王朝更叠,江山易姓,更使帝王強化龍的觀念。明清彩繪瓷茶具上的龍題材,“五爪龍紋”是帝王的專利,除帝王外,其他人都不能使用“五爪龍紋”。鳳,有著女性的淵源,身上的靈光似乎在儒家文化圈中同龍、麒麟一樣被人炫耀,一直被作爲帝王威德的物證。龍鳳呈祥、丹鳳朝陽等圖樣表示祥瑞。麒麟,在中國古代是男性人格的代表物,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麒麟爲首。麒麟是中國古代儒家倫理憑空臆造的,“麒麟吐書”的圖樣往往是曆代儒生、書院的孔孟之道的裝飾主題,標榜男兒傑出英俊,常用“麟兒”。麒麟,是鹿的化身。鹿在漢字裏的諧音,是“祿”,祿是明、清社會人格的代表字。麒麟,在中國文化裏常寄寓“送子娘娘”的菩薩心腸。“麒麟送子”在彩繪瓷茶具中是主要圖飾之一,實際上是人間祈盼富貴人傑之子。

明清時期彩繪瓷上的紋飾意象,所負載的人文內涵與生動的感性形式與思維,即爲“象征”。象征的觀念,凝結爲一種深遠的思維路徑,具有鮮明的藝術文化功利色彩,映照出中國式美學的本質,它與原始象型有著直接血緣。在原始階段,象型是一種蒙昧的心理行爲,是物象與人之間的心理橋梁。象形文字甲骨文就濃縮表達出最豐厚的文化集體意識。象征意蘊表達出人類永不停歇地申述與祈願。在瓷茶具圖飾中有一種內在穩定性,是曆史文化因素、社會集體心理因素所賜予的。

象征的文化構成方式和構成形態,可以清晰地窺視到古陶瓷圖飾傳續的觀念,托載的意願。象征往往隱喻了自然對象,如畫石榴“多子”的耐人尋味,這正是體現了民衆、民俗的神秘思維、意志,隱藏著民衆古樸的思維形式。漢字的宇音和通假字顯露出的面貌,其象征的形象是虛似而非現實的符號,有著唯美的意識,完整和飽滿是圖飾表現中穩固不移的定則。這種定則來自人類祈盼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完美無缺,有著農業經濟社會時人類追求“圓滿”的心理要求。四季平安、全家團圓、長命百歲等圖樣在彩繪瓷中永遠都在擴展和順延著。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在文字上都感覺出韻律的均衡和對稱,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反映。

明清時期的彩繪瓷茶具遺留物頗豐,較爲常見的基本上都是當時景德鎮生産的“大衆化”的生活日用品,彩繪紋飾加工和畫法都較爲簡潔。景德鎮從明代初期開始,已經成爲全國瓷器制造中心,民窯産品生産規模不斷擴大,民窯彩繪瓷茶具上的許多工藝,都是學習官窯的燒造技術。相比而言,官窯茶具的彩繪紋樣很工細,顯得豪華、繁瑣。而民窯茶具,由于是商品生産,故不像官窯那樣精致細膩,光潔漂亮,但是不論人物動物、花卉和文字書法等,彩繪紋風格都充滿生動神態,真切感人,反映了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美好願望,蘊含著民俗風情和雅俗共賞的審美共識。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餐具客製化服務,請聯繫咱們的電子信箱:info@gcporcelain.com,以獲得最完善的支援!

Similar Posts